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传媒学院举办2025年第5期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曹安逸  发布时间:2025-04-03      浏览次数: 审核人:金宜鸿

2025年4月3日下午,传媒学院在西配楼E201室举行第5期研究生学术论坛。本次论坛聚焦于“设计与新媒体传播创新研究”这一主题,分享了他们在毕业论文选题与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与感悟。为设计与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学术探索提供了启发性的思路,具有重要价值。硕士生导师金宜鸿教授担任本次学术论坛的主持人,并对同学们的分享给予了精彩的学术点评,传媒学院部分2023级硕士研究生参加活动。

王瑞同学深入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商业广播剧的可视化研究,揭示了广播剧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潜力。研究覆盖了广播剧的起源、发展现状,可视化在商业广播剧中的应用与意义,以及具体的创作实践。

齐林同学认为青年亚文化要与主流文化相结合,青年亚文化在坚守其独特性的同时,需要主动寻求与主流文化的交融,积极展开对话交流,剔除不良元素,传递正面价值观与正能量。相应地,主流文化也应持开放态度接纳青年亚文化,避免将其视为对立面或负面因素,应该深入理解亚文化的内涵与风格,利用其富有创意的思维推动文化创新,为主流文化增添新活力,共创文化新价值。

曹安逸同学认为目前节气民俗陈旧的展现形式已无法满足数字时代的发展需要,将节气民俗数字化是时代所需,并通过对节气民俗现存的数字化表达形式以及困境分析,总结出最适合本次数字化设计实践的技术平台,数字化技术作为现代新媒体的一种创新呈现形式,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交互性,它的广泛传播力和深远影响力能够为现代社会文化的进步带来一系列的连锁效应,恰恰可以解决节气民俗的传播需求。

杨静怡同学主张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基于门神文化独特精神内涵的创造性转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研究以"门神"题材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创新设计实践,拓展门神题材文创产品的市场维度,推动门神文化的传播,提升大众的视觉艺术审美体验,进而促进消费者对中国传统门神文化精神内涵的认知以及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

陈梦蝶同学论述了苗族蝴蝶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及运用,为将来二者跨媒体的成功改编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实施方案。分析并提高这些设计在现代市场中的适应性和受欢迎程度,尤其是针对年轻消费者。平衡文化传承与商业利益,确保设计产品在保持传统文化深度的同时,也具有市场竞争力。在未来,文创产品的设计及应用一定会越来越“活”化和“数字化”,数字媒体领域和文创领域两者相容,结合为新的创新设计领域体系。

柳晨昊同学为短视频电影宣发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在追求商业效益的同时兼顾艺术传播,推动电影产业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六位同学的研究展现了他们较为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科研洞察力。金宜鸿教授为每位同学提出了详尽的修改意见,强调研究阐述的严谨性,并对同学们的下一步学术规划进行了明确指导。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