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下午,传媒学院在西配楼S209室举行第4期研究生学术论坛。3名硕士研究生以影视中的跳过广告、人机互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幽默暴力广告以及移动广告为主题,依次分享了他们的研究相关文献,硕士生导师望海军、王慧、黄钞华、代婷婷、袁兵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并给予了精彩的学术点评,传媒学院部分2024级硕士研究生参加论坛。

陈家敏同学的分享探讨了社交媒体平台上高度唤起情感广告是如何影响观众跳过广告的行为的。 研究结果表明,当用户的目标是观看情感化视频时,他们跳过情感广告的几率较低,同理心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还发现,广告效果的显著性与消费者是否倾向于寻求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对于那些寻求情感体验的观众,当广告的情感诉求与他们观看视频的情感目标一致时,他们会表现出更高的同理心,并减少跳过广告的行为,广告观看时长也有所增加。相反,对于那些不寻求情感体验的消费者,效果则恰好相反,高同理心反而会导致更多人跳过广告。
此外,陈家敏同学还分享了乙女恋爱游戏对青年女性玩家亲密关系认知与行为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准社会关系在游戏频率与浪漫爱情信念之间起中介作用,并且心流体验与准社会关系共同影响游戏频率与浪漫爱情信念。部分单身女性玩家将游戏视为情感寄托,替代现实中的情感需求,而另一些玩家能区分虚拟与现实,但浪漫爱情信念可能影响其现实恋爱期望。非单身女性则采用理想化认知与现实适应并存的策略。

王景皓同学的汇报聚焦暴力幽默广告主题,探讨人们对暴力幽默广告会作何反应。通过两个实验发现,如果观众在看电视节目时接触过暴力内容,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广告中的幽默暴力,且习惯玩暴力视频游戏的用户,对广告中的喜剧性暴力反应也更为积极。
陈超峰同学的分享首先聚焦于受限环境对移动广告的影响,探讨在这种环境下是否能够提升消费者对移动广告的响应度和购买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受限环境确实能提高受众对移动广告的点击率,且时间感知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此外,陈超峰同学还以人机互动为主题,探讨了社交机器人在虚拟社区中的行为特征和用户互动的心理机制。研究发现,豆瓣社交机器人在人机互动中表现出类社会化行为、非人格特质及薄弱的自我建构能力,并在虚拟社区中担任互动参与的激励者和符号象征的角色。
在论坛期间,各位老师就三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与选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老师们不仅从学术的深度和广度对研究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还结合当前学术领域的最新动态,提出了优化选题、完善研究方法和拓展研究视角的具体建议。
本次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院研究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深入思考也为与会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各位同学围绕移动广告、社交机器人、人机互动以及暴力幽默广告等前沿课题展开了精彩的分享和讨论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学术热情,促进我院学术氛围的繁荣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