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传媒学院组织研究生参加2019年湖北省美学学会年会
作者:周泽阳、熊心宇、岳檄文  发布时间:2019-11-25      浏览次数: 审核人:

11月22-23日,由湖北省美学学会、湖北理工学院主办的2019年湖北省美学年会暨第二届器物美学专题论坛在黄石召开。湖北省美学学会秘书长、我校时尚与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贤根教授、刘思捷老师带领1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盛会。

大会由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教授范明华主持,会上来自湖北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在主题发言部分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传媒学院的师生在大会分论坛发言中做了展示。

张贤根教授探讨了变成了艺术品的器物,究竟有何特质。在作品与器物的共存之中,一方面基于存在论及其解释,艺术家们挪用现成品促成了器物向作品的转换,挪用改变了其存在的场所和语境;而拾得也是一种与器物的偶然相遇,艺术与生活发生着交织性重构与相互生成。另一方面移植和语境的生成性关联,既是现成品的身份,也是拾得艺术品得以可能的前提。在人的诗意居住中,虽然已接近与可能通达根本性的艺术,但传统艺术与器物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刘思捷老师的论文基于审美文化视野,重点分析了《营造法式》中具有道教意蕴的十三品建筑纹饰艺术,和“小木作”中的道教陈设艺术。这些阐述一方面见出宋代道教艺术的繁荣状况和精神影响,另一方面也见出宋朝政府对于道教文化与道教艺术方面的相关政策。

此外,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们积极投稿,共有5篇论文入选本次论坛。2017级研究生熊心宇以可靠性的消失为出发点,论述了旧器具可否成为艺术作品。他指出可靠性的消失让器具与人失去联系,进而沦为一种旧物,当代艺术中旧器具作为一种艺术品应当受到艺术家、艺术市场以及艺术体制的多重制约与规定。2017级罗磊的论文从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联系,艺术创作与作品的被创作存在,作品的自立与真理的发生三个层面出发研究了海德格尔的艺术思想。2018级骆月丽,2019级许慧杰则分别从作为天地人神四元合一聚集的物之本性内涵,纯然物、器物和艺术作品三者的关系为切入点论述了海德格尔的器物美学思想。2019级王雪阳同学则从“器物精神”入手对比了中西方器物美学的特点及发展历程。五篇论文均有较为原创性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一定认可。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