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传媒学院2022年第十三期研究生学术论坛于西配楼S108举行。21级研究生李文远分享了论文《数字化互动叙事在交互装置艺术中的应用研究——以美国纽约历史协会博物馆蒂芙尼“设计一盏灯”为例》,21级研究生胡璿,沈玉寒分享了论文《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认知——以柏林音乐节大型声光互动装置<SKALAR>为例》,副教授何伟老师对他们的论文进行了点评和建议。
首先是李文远为大家展示了几组关于蒂芙尼灯的图片,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介绍到论文《数字化互动叙事在交互装置艺术中的应用研究——以美国纽约历史协会博物馆蒂芙尼“设计一盏灯”为例》以美国纽约历史博物馆蒂芙尼(Tiffany)灯具展厅中互动装置“设计一盏灯”为例,分析并提出历史博物馆数字化互动叙事结构,以及互动叙事促成的身份构建。在身份构建下,参与者的真实身份、虚拟身份、投射身份共同作用,以互动“物”为媒介,动态地完成了建构身份。论文整体分四个部分:历史故事、互动叙事、互动叙事中的记忆、身份的构建。他向我们讲述了蒂芙尼灯的历史故事,还向我们介绍到互动装置“设计一盏灯”并没有追赶前沿的数字交互技术,而是把三个最能代表蒂芙尼灯具的元素,蜻蜓灯图案、乳白玻璃和色彩选择转化为三种可交互的方式:金属触摸板、可旋转的把手、六十二种色彩显示的蜻蜓灯罩,从而赋予参与者“蒂芙尼女孩”的身份,参与到经典设计中,利用三种不同的装置,从视觉触觉延长观众的记忆时间,互动叙事的重点在体验式学习,是让人们参与进去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者被讲述者。参与者以投射身份通过五感与互动“物”发生互动,产生新的期望、目标和价值观,如他体验到成为梦想中的蒂芙尼艺术家是什么样,或是发现自己的能力无法达到蒂芙尼艺术家的配色水平,这种自身缺陷的发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主动的、批判性的尝试中发现自己的新能力,如为自己也能完成出色彩斑斓的玻璃灯罩而感到自豪,这就足够了。他认为数字技术改变了博物馆说故事的方式,观众从原先的故事的倾听者,变成了故事的参与者,共创者。
何伟老师对李文远的论文分享进行了点评,夸赞他的论文内容丰富,有细节有内容,开始和结束都很完整,并对他的论文提出了几点建议:1.交互和互动是两个概念,互动设计是有互动的设计,而交互是有思维导图的,是整个的一个系统。2.整个论文的论点可以更聚焦一点,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胡璿,沈玉寒分享论文《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认知——以柏林音乐节大型声光互动装置<SAKALAR>为例》,她们向我们展示了声光互动装置《SKALAR》的视频,向我们展示了这个艺术装置是由移动的反光镜,不断变化的色调,和厚重而深远的声音共同构成,这种声光结合的模式持续贯穿整个过程。它通过结合大量的运动镜、完美同步的运动灯和复杂的多声道音响系统,由此触发人类的感官和心理反应,反映了人类根本情感的性质和其本质。光的形式在这里被无限定义。随后她们向我们介绍了创作者克里斯托弗·鲍德,他的所有作品都有专注于将比特和字节转换为对象和环境,反之亦然,空间、物体、声音、光线和互动是他作品的关键因素。而《SKALAR》的设计概念是基于心理学家罗伯特·普拉奇克提出的关于人的八种主要情绪:愤怒、恐惧、悲伤、厌恶、惊讶、期待、信任和喜悦的心理进化论来进行创作。普拉奇克以八瓣花的形式代表八种情感,每个“花瓣”都象征着一种原型情绪,且基本情绪两两对应。基于这八种不同的情绪理论《SKALAR》的灯光和音响也随之做出不同的变化,当灯光色彩明亮、音乐节奏欢快时,意味着向观众们传递出一种快乐的情绪,相反,灯光昏暗则传递出一种悲伤的情绪,为在场的每一个人提供了一个集体的、但同时高度个人的情感体验。她们还向我们展示了与《SKALAR》相似的创作手法的日本作品,介绍了关于《SKALAR》的激光、镜子反射,矩阵结构等艺术展现手法。她们总结到,装置艺术是在公共空间陈设的艺术,首先它要容易理解,能引发交流,触动观众的内心,要有美感、有内容、有思想。艺术创作不仅仅是抽象的观念性问题,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物质化的层面。
何伟老师对胡璿,沈玉寒的论文分享进行了点评,为大家介绍了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运用到矩阵的例子,建议在论述矩阵的美的时候举更多的例子来让大家感受到它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