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135105)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8-01      浏览次数: 审核人:

一、培养目标

1、本专业以广播电视文艺理论为基础,侧重于广播电视受众、审美心理研究、影视艺术教育研究,对视听艺术作品的分析、解剖、总结和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广播影视文艺创作、批评能力。

2、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广播影视专门人才。

3、培养广播电视台、各类网站、影视制作公司、艺术团体、高等院校、政府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所需要的能够胜任影视节目策划、创作、管理、运营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研究方向

1、影视艺术与视听新媒体

从事影视艺术与视听新媒体的传播研究,探讨影视艺术与视听新媒体传播的一般规律,深入开展基于服饰、纺织的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2、广告艺术与传播

从事广告的艺术设计与表现的研究,探讨广告艺术传播的一般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传播美学的基本思想及其对广告设计艺术的启发。

四、学习年限与学分

全日制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基准学制为3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不脱产的学习方式,基准学制一般3年。

本专业实行弹性学习年限,研究生可连续完成学业,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休学创业的研究生可在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基础上延长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总学分不少于50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与环节占60%以上,即30个学分,实践类课程由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和开放性实践课程组成,其中开放性实践课程10学分。具体学分安排:公共必修课8学分;专业必修课程与实践环节34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

五、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业界导师联合指导和培养。

3、提倡研讨为主的教学方式,将研究生集体研讨、案例分析与教师的课堂讲授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研究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增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提倡以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聘请国内外专家及新闻与传播的业界知名人士授课。

六、课程设置

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专业实践三个部分组成。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具体课程信息见《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附件1)。

七、专业实践

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研究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内容主要表现为:

1、对广播电视领域各类艺术现象均能够自觉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熟练地运用影视艺术理论知识完成传播过程中的各项实务运作;

3、对影视艺术与视听新媒体实务方面的相关问题具有独立分析经验。

以上内容融入各门课程之中,可通过课程教学、实践、专题讲座与研究等形式来培养,并注重相关技能的综合应用。

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到各类媒体及相关机构等单位实习。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并提交实践计划,专业实习一般应安排在第4、5学期期间,并按预先计划的方案逐步完成,每个专业实习环节完成后,研究生须做自我鉴定,并由指导该环节的指导人(可以是校内外导师、也可以是实习部门的专家)作出评定;专业实习完成后,研究生须撰写实习总结报告。实习表现、实习总结报告经导师组成的评定小组评审通过后,研究生可获得相应的10学分。

毕业作品是专业实践能力的专门展示,广播电视专业要以影视作品为展示对象。毕业作品须由本人独立完成,指导教师应对作品设计方案和完成情况负直接责任。作品应符合新闻与传播实践发展趋势,适应社会需求,满足终端受众需要。作品内容规范,形式新颖,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学院应组织不少于3名校内外具有相当资质的专家组成考核小组进行审核,毕业作品不计学分。

八、毕业考核

1、毕业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本专业毕业答辩前必须在发表学术论文方面达到如下任一要求:(1)在最新版北京大学核心期目录中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2)在最新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中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作品2幅;(3)在学位点认定的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4)参加省部级以上比赛并获奖(优秀奖以上,必须是省级以上奖项,证书上必须有省文化厅、省教育厅及以上单位的正规印章)。

2、专业能力展示

专业能力展示包括作品实践环节和和毕业设计。作品实践环节应体现原创性、实践性和研究性。毕业设计作品展应符合学位论文选题内容,要求提交不少于4套的原创艺术设计作品,并通过专家评审合格后方可参加毕业答辩。毕业设计应是一个系统的课题,所有毕业设计作品必须举行公开展览,设计课题部分要求设计依据详实、设计概念清晰、具有原创性、表现手法严密充分、解决实际问题。

3、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及形式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3学期完成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尽可能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学位论文不少于2万字。

2)开题报告

研究生应于第3学期末向传媒学院教授委员会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求研究生向教授委员会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课题研究计划等。教授委员会对其开题报告集体讨论,提出意见,认可后确定论文题目,方能正式开展论文阶段工作。文献实际使用量不得少于30篇(部),其中外文文献不得少于5篇(部)。

3)论文中期检查

在第4学期末对学位论文进行中期检查。主要检查内容:

(1)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如存在与开题报告内容不相符的部分,请说明其原因;

(2)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

(3)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

(4)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如与开题报告内容不符,必须进行论证说明)

(5)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

4)不端行为检测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由研究生处负责组织实施,培养单位密切配合,检测重复率标准如下:<25%直接通过,25%≦-<35%修改再检,≧35%不通过(以上比例值均指“去除本人成果”后的检测结果)。“不通过”的学位论文,推迟至下一次申请;“直接通过”的学位论文,可不再修改直接送审,若研究生检测后修改,新修改论文需再次检测通过后送审,检测结果按原标准处理;“修改再检”的学位论文,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认真修改,论文经导师审核重新定稿签字后,交研究生处进行再次检测,检测不通过,推迟至下一次申请。

5)学位论文评阅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后,方可提请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需送2本至外单位专家评阅。若2名评阅人认为论文达到学位要求水平,可以参加答辩,若1名评阅人认为论文未达到学位要求水平,需补聘1名评阅人;若2名评阅人认为未达到学位要求水平,不能参加答辩,推迟至下一次申请。

6)预答辩

预答辩采用报告会形式,研究生向答辩小组提交学位论文成果纸质稿(检查当日提交现有成果打印稿一份,提交论文目录每位评审老师各一份),报告会由答辩小组组长主持,研究生自述时间为15分钟,并回答答辩小组专家的提问。

7)答辩

答辩准备:

把需要答辩的研究生安排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答辩小组安排5名或者7名专家,并配备一个负责记录的答辩秘书;确定好答辩的时间和场所,并提前把答辩的有关安排及注意事项进行公布。

答辩程序:

答辩专家宣布答辩开始,公布答辩专家组成成员及答辩秘书名单;答辩开始后,申请人报告论文的主要观点(内容应简明扼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学术观点上可各抒己见,时间不超过10分钟),所有人答辩完成后,答辩主席根据答辩情况,并征得其他委员同意后,宣告答辩告一段落,答辩人和旁听人员退场;最后所有答辩专家统计分数后进行公示。

答辩流程:

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必须修完成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未完成规定学分者不得参加答辩。此外,还需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毕业要求。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共同作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专业水平的评价依据。专业能力展示体现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学位论文答辩体现申请人对应用专业技能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理论阐述能力。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同时进行。

答辩委员会组成:

答辩委员会必须是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教授与副教授之比为1:2,要求至少1名校外专家。

4、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或7人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九、学位授予

广播电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按培养方案要求,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通过专业实践环节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通过论文答辩,经学院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被授予硕士毕业证书和艺术硕士学位。

十、其它规定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5次;读书活动,在教师指导下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献并撰写读书报告(第2学期期末提交)。

十一、文献阅读

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详见附件2。

附件1:

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全日制或非全日制)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开课单位

备注

全校公共必修课

Y215A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8学分

Y208A000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3

48

2

考试

艺术与设计学院

Y214A0004

综合英语

3

54

1

考试

外国语学院

学科

必修课

Y210B0023

传播学统计分析方法

2

36

1

考试

传媒学院

6学分

Y210B0024

影视传播前沿研究

2

36

2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25

中外影视传播史

2

36

1

考试

传媒学院

专业方向必修课

Y210B0002

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

2

36

1

考试

传媒学院

方向1:

18学分

Y210B0003

非虚构影像研究

3

54

3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04

数字影像后期制作

3

54

2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27

影视文化传播设计

2

36

1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28

电视节目策划研究

2

36

2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29

视听新媒体设计研究

2

36

2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30

广播电视新闻概论

2

36

3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31

影视摄像

2

36

1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02

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

2

36

1

考试

传媒学院

方向2:

18学分

Y210B0021

媒介文化与消费者行为

2

36

2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33

广告创意与策划研究

2

36

2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29

视听新媒体设计研究

2

36

2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03

非虚构影像研究

3

54

3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04

数字影像后期制作

3

54

2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32

广告艺术与产业经营

2

36

2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B0031

影视摄像

2

36

1

考试

传媒学院

非学位课

选修课

Y210C0001

摄影

2

32

2

考查

传媒学院

8学分

Y210C0002

纪录片研究

2

32

2

考查

传媒学院

Y210C0013

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

2

32

1

考查

传媒学院

Y210C0028

新媒体营销艺术

2

32

1

考查

传媒学院

Y210C0023

影视编导研究

2

32

2

考查

传媒学院

Y210C0024

声音设计与音效制作

2

32

3

考查

传媒学院

Y210C0012

媒体品牌经营与管理

2

32

2

考查

传媒学院

Y210C0004

影视广告创作

2

32

2

考查

传媒学院

Y210C0025

图像图形设计

2

32

3

考试

传媒学院

Y210C0026

设计与跨文化传播

2

32

1

考查

传媒学院

Y210C0022

视觉传播与媒介素养

2

32

2

考查

传媒学院

Y210C0027

品牌形象与CI设计研究

2

32

3

考查

传媒学院

补修课

Y210D0003

广播电视概论

0

32

1


传媒学院

不计学分

Y210D0004

艺术学概论

0

32

1


传媒学院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

10





10学分

毕业创作(作品)







学位论文






不计学分

附件2:

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文献阅读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

备注(必读

或选读)

1

《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

【美】保罗•M•莱斯特,霍文利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7》

必读

2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版

必读

3

《广告学概论》

陈培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必读

4

《现代电视新闻学》

叶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3月版

必读

5

《传播学概论》

[美]施拉姆、波特著,新华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

选读

6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中文版。

选读

7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加]麦克卢汉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中文版。

必读

8

《受众分析》

【荷兰】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选读

9

《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

[法]阿芒.马特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

选读

10

《视觉文化——图像、媒介与想象力》

[加]朗·伯内特,山东文艺出版社

选读

11

《跨文化传通》

[美]萨瓦姆等著,三联书店1987年中文版。

选读

12

《电视与社会》

[英]阿伯克龙比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选读

13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

李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选读

14

采访方法论

艾丰,人民日报出版社

必读

15

《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

【美】卡罗尔•里奇著,钟新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必读

16

《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必读

17

《电视研究》

中央电视台

必读

18

《思考电视》

【美】隆•莱博著,葛忠明译,北京 中华书局,2005.1

必读

19

《电视与社会》

【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

必读

20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

必读

21

《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

与美国民意》

【美】仙托•艾英戈、唐纳德•R•金德著,刘海龙译,,新华出版社,2004.1

选读

TOP
TOP